清华的老师们
曹索菲
我是1973年秋入学,1977年春毕业的清华电子工程系计31班学生。作为在那一个特殊年代造就的特殊群体——工农兵学员的一份子,我们有那么多遗憾,那么多无奈,可是在那个大历史的特殊阶段,我们又有那么多的幸运,那么多的让人一生受益的温暖回忆。这就是我们清华的老师们。
那时候,我们没有像样的教科书,可是我们真幸运!老师们对我们因材施教,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编写了新颖实用的教材;我们没有周详的教学计划,可是我们真幸运!老师们用他们的智慧,在不违背意识形态大口号的前提下,巧妙地为我们制定了灵活而又科学的的教学安排;我们没有稳定的教学条件,可是我们真幸运!老师们以他们的师德和对学生的关爱,帮助我们渡过一个个政治上的险滩,闯过一个个学习上的难关。我们的幸运,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好老师;我们的无奈,就是老师不能尽力地教我们,我们也不能尽情地学习我们渴望已久的知识。可是和老师们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使我们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感知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理性、淡泊、从容,还有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坚守。
我忘不了年近古稀的数学老师马老师,骑着清华老师有名的除了铃不响其它的部位都响的破自行车, 碰到我们要去割麦子的队伍, 放下破车欢快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那份童真、那种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我忘不了我们的班主任黎达老师和梁英老师, 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爱心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尽可能地远离近乎疯狂的意识形态说教的大环境,尽量让我们按着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走完这一全过程。我忘不了指导我们毕业实践的王尔乾老师和王诚老师,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还用他们娴熟的外语和专业知识,把当时最新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程序知识传授给我们,指导我们完成了毕业实践课题,即微机设计、制作和调试的全过程。那时候,既没有送礼,也没有潜规则,有的只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忠诚和中国知识分子做人的品格。
三十年过去了,我的儿子都已大学毕业。他比我们这一代幸运,可以按部就班的求学,可他也许没有我们幸运,因为我们接受了师承西南联大的老师们的教诲, 这些老师们是中华民族永不倒下的中流砥柱。 抗战八年,中国的教育有他们的艰难支撑。 文革十年,有他们对教育的坚守。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又是他们用教师的操守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告诉后人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最后,我想借清华122cc太阳集成游戏成立五十年之际,表达我对清华老师们的感谢,同时,我还想告诉我的老师们,这份感恩、这份谢意将会伴随我的一生一世。
[作者简介]曹索菲,女,1951年生,湖北大冶人,高级工程师.。1973年入清华电子工程系(后更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31班就读,1977年春毕业后曾在北方计算中心,中国科协和外企等单位工作,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