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122cc太阳集成游戏
----回顾我的四十余年从教生涯
汤 弘 寿
初入122cc太阳集成游戏
我是1952年入学五年制的机械系学生,应该是在1957年夏天毕业。但是1956年夏天在即将去长春作生产实习之前,系党委书记夏镇英找我们制七班耿文菊、李达成、戚康男和我等四个同学谈话,说要为新专业培养熟悉精密仪器方面的人才,让我们立即去天津大学精仪教研组,跟随苏联专家学习(为精仪专业研究生开课)。我们四人跟天津大学研究生一起学习(作为借读生待遇),并在哈尔滨进行了生产实习,参加了该校的反右运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课程学习和机械量仪的设计。在1958年2月返回清华,我和耿文菊被分配到电机系的510教研组。当时教研组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及远动学三个小组,我是进入计算机组,金兰,王继中同志是领导。还有两个苏联专家在教研组讲课,一个是克洛里,讲解算装置(机电式计算仪器,专为火炮指挥仪及导弹使用);另一个是苏启林,讲自动控制。我和王继中同志一起听解算装置课。1958年,自动控制系成立后,从全国多个重点高校抽调近三百名大三的学生来系学习。当时,我除了听专家课和做机械计算组件劈锥的设计,还参与建立解算装置实验室,筹备开设解算装置课。此外,还去北京航空学院,听苏联专家讲授的导弹设计课程。为了进一步向苏联学习,系里抽调了我、张毓凯,郭尚才、王尔乾等几人脱产学习俄语,准备去苏联有关学院学习。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又因牵涉尖端专业,苏方未批准我去。我指导一个班(08专业)完成毕业设计后,就和王继中老师一起为62届学生开设了解算装置课程。由于机电解算装置已经落后,所以,在1963年取消了解算装置课程。而后,就调我到911机科研组,为911机的外部设备配套服务。从此,我结缘计算机,在我系为计算机的科研和生产贡献了自已的一生。
参加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911机)的外部存储器的研制
1959年,科学院计算所、738厂及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三家都启动了以苏联的计算机为模板的第一代电子管型数字计算机的研制。清华的这台称为911机,它占有主机房约200平方米,通风室、电源室(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组), 蓄电池室等,总占地面积将近一千平方米。1962年后,我加入911科研组时,运控、内存已安装完成,正在调试阶段,而主要的外部存储器磁鼓,磁带正在准备加工中。我第一项任务就是磁鼓的加工及磁头的研制。那是用苏联的图纸,在当时学校的机械厂生产。磁鼓和磁头要求精密度很高,鼓面旋转的圆度、偏摆都在微米级,轴承的精度亦是最高等级的。鼓表面的磁膜在科学院计算所工厂加工。最困难的是磁头制作,导磁材料用坡莫合金(约0.1mm厚),机械厂开的冲压模,由机械厂八级钳工于熙镕师傅负责,还有我系工人赵秀琴参加。冲出来的坡莫合金片经粘合,镶片、装入固定件后用手工研磨。特制专用夹具以保证表面的弧度,上百个磁头就是一个个磨出来的。经安装调试后基本上成功,投入运行后,有力的支持了整机的调试和运行。同时,还研发了磁带机作为外存,而内存磁芯体由于经过多次反复,最终整机在1965年才开始正式投入稳定运行,成为我国高校中投入运行的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该机占地面积、耗电量大,没用多久,就停止运行,全部拆除。
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12机)的诞生
在国内半导体器件已有批量投产的前提下,系里决定开始研制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112机),由于有911机研制的队伍及经验,112机上马是比较快的。但结构上还有不少困难。在参观了部分进口的晶体管设备后,决定采用高密度的印制线路板及印制插头,随之而来,就是接插件研制。当时国内专业厂生产的接插件体积较大、密度小,不适合计算机使用,在参考国外设备的基础上,我们从结构设计到研制、生产全部由校内承担,从簧片的冲压模到插件体的热塑膜都由我负责完成。由于没有设计过这种模具,就边学边干。特别是热固性的塑压膜,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极高。当时奚和泉(65届)等同学作为毕业设计参与了此项工作,我们每天工作在工厂,和师傅一起劳动,在机械厂技术人员及师傅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很快完成了塑压膜及配套加热板的生产。试模工作亦是我们自己去化学系的油压机上进行的。为了摸索成型工艺,我们师生真是废寝忘食,经过无数次反复,终于压出了合格的插座,而其中的簧片在经过冲压、研磨去毛刺后必须镀金,以保证接触的良好、可靠,在镀金后刀口还必须手工研磨及检验簧片的耐磨程度,当时无相应的设备,系车间电镀班的工人师傅就手工一片一片研磨测试,这是既辛苦又单调的工作。我们的电镀班组王世金师傅由于成天进行这项工作,获得了“老插”的雅号,至今仍为同事们所传诵。而接插件的批量试压,则是委托768厂加工,师生们为此,就不辞辛劳,经常穿行于学校及工厂。在接插件试制成功后,我先后主持了外部设备的设计及加工工作,为了参加在1965年的全国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展出,全体师生废寝忘食,经过紧张的调试,试运行正常后,准时的进入了展览会,成为国内自己研制的第一台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其体积仅有一个大衣柜的大小。
在完成了112机的研制后,本来还准备继续生产,以满足系内教学科研的需求。但文革开始了,校内教学及生产秩序全部被打乱,整个学校陷于瘫痪,112机生产亦陷于停顿。直至“七二七”工宣队进校后,系车间的工人才把已准备的三台晶体管计算机生产完成了。
102及724专用机
在“七二七”后,编制上,我被编入自控系车间,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在钳工班工作。当我系承接了某厂的研发任务后,我先后参与了102劈锥测量机和劈锥铣床计算机控制部分的设计及研制,主要负责结构设计。因任务紧迫,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1、2点才能离开。机床部分由精仪系及工厂承担,我系有李三立、王尔乾、梁英等老师参加。在大家的努力下,较顺利的完成任务,安装到工厂,经试运行达到了预定的指标,交付使用。
1972年,我参加724机的研制工作,负责全机的结构、工艺设计及参与外部设备的配套设计。计算机车间(即原自控系车间)的焊接工人,精心施工,达到了全机数万个焊点无虚焊,保证了工艺质量,但因国产集成电路元器件不过关,虽经过严格的老化筛选,还是由于寿命较短,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进度,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拉偏运行实验,又淘汰了部分性能不良的元器件,顺利的完成了调试任务,该机运往西北的用户单位,郑衍衡等老师随机前往,经过安装、调试运行为卫星发射的测控任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在724机研发的基础上,系及车间又投产了736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并作小批量生产,提供校内及社会使用。在这期间,我和同事一起还为车间生产的分步重复照相机电子部分,扩散炉及其控制部分,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设备或仪器完成了全部结构设计,并组织投产。在积累大量设计的基础上,我为参加车间学工劳动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结构及工艺的课程。同时,还应邀协助北京大学计算机厂进行了6924中型机的结构设计等工作。
DJS-130机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工作
1976年四机部在清华组织了DJS-130小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计算机的联合设计工作,以我系的老师为骨干,参加的有北京计算机三厂,华东师范大学,天津无线电研究所,苏州计算机厂,上海长江计算机厂等单位。我参与了全部结构及工艺的设计及研制,以及后期硬磁盘存储器的硬件研制及调试,还参加了RDOS实时磁盘操作系统的调试任务。当时,我是车间副主任,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完成样机研制的基础上,开始组织DJS-130机的小批量试制。成立了组件老化测试组,设计生产了磁芯测试仪,开展磁芯测试和磁芯板的生产工作,组织了从保加利亚进口的5兆字节单片活动硬盘的测试及验收工作。设计了光电输入机,改装电传打字机作凿孔机用,完善了130机的外部设备配套任务。1978-1982年,我系车间共生产了DJS-130机约30余台,分别为各系配套及培养使用维护人员,为我校普及计算机应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DJS-130小型机生产过程中,贯彻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先后有我系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工农兵学员)的数十名学生参加了大量工作。在工作中,他们学到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批同学在毕业后都分配在各部门发挥较大的作用,成为各单位的技术骨干及领导。同时,在130机研发及小批量生产期间,还为电子部的计算机骨干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并协助各单位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DJS-130小型机的研发及生产,开创了教学,科研生产及为社会工厂培养人才,迅速接产,推广计算机技术的很好的经验。
在这期间,我们还为四机部进口保加利亚产的磁盘驱动器(给各计算机生产厂配套用)进行了一百多台的验收及维修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维修经验,并为后期由苏州计算机厂承担验收及维修工作培养了技术人员。在磁盘存储器研发及验收的基础上,在1980-82年,先后在“计算机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而且“DJS-130机磁盘接口的研制”获1981年四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为有关单位举办磁盘接口及驱动器维护的培训讲座。1980年本人由于此项工作获“122cc太阳集成游戏校级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DJS-130机研制、生产的基础上,由吕文超等同志主持研制了DJS-140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在北京计算机三厂研制、生产,我仅参加了结构设计及硬磁盘的维护工作。
8位微机及PC微型计算机的引进
随着国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美国IBM和Cromenco等公司先后推出了8位微型机及16位个人计算机,即PC机,该机体积小,速度快,存贮容量大,价格上亦较低廉,因此,国产DJS-130机无法与之竞争。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更是差距很大,即使像我校微电子所那样进口了一批外国先进的设备,也才研制成功了少量高密度芯片,但企业无法接产,合格率极低,根本无法抗衡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于是,系及车间决定通过香港的公司进口少量的机型,研究熟悉8位及16位微机,以此为基础进行进口组装、推广工作。从Cromemco公司进口8位微机插件板,自配电源,机箱及外设,进行小批量生产。在四机部组织中华学习机研制的同时,我车间组织人力(由乌振声同志负责)开展了小蜜蜂学习机的研制、生产。但是,由于技术骨干外流,组织了部分生产后,也就中止了。与烟台电子所等单位合作进行进口组装和销售PC机,为系里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价值,在DJS-130生产及PC进口销售期间,系工厂支持了系里200余万元,帮助建立了两个教学实验室,为教学作了贡献。
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
1983年,系领导准备派我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脱产全时学习英语半年(1983冬– 1984年春),后去加拿大里加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我是学机械专业出身,而机械的辅助设计是系里的一个重点项目,须要有懂机械的教师参加。在国外,我自学了C语言、听了计算机图形学及CAD/CAM的课,并做了实验室工作,初步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我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软件知识十分缺乏,而CAD本身是大量软件工作,学习上克服了很大的困难。本想回国后能在系里的CAD/CAM方面做些工作,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此理想未能实现。
教学实验设备的开发及为社会工厂开发的系统
1985年2月,我进修结束了,从加拿大回国。返校后,系领导决定由我负责改组工厂领导班子。我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出任厂长,荣咏霖同志为副厂长。我们在团结全厂教工的基础上,确定以科技开发和生产为主,多种经营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方针,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组织开发了16位微机教学实验设备、逻辑分析卡、冰箱测试仪、网络结点机等十几种具有一定市场,而且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产品,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与系统结构教研组合作,组织了16位微机实验培训系统的改型、生产,此项教学产品为我国计算机教学实验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作为一个拳头产品至今还在生产销售,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其后,还与教研组合作开发了多项教学仪器新品,也都有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这些产品成为国内很多教学单位的主要计算机实验设备,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1986-1988年间还承担多项研制任务,例如,郑州铝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一项在有色冶金系统具有领先地位的项目,运行当年就有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并获得有色冶金系统科技进步三等奖。又如,与本校机械厂合作,开发江阴铁合金厂铁钼合金窑炉的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在节约能源及提高产品合格率方面所产生效益每年达50-60万元,获冶金部科研三等奖。还有,与南京水泥设计院合作开发淮海水泥厂水泥焙烧炉炉体表面温度测定监视系统。此外,还为本系及外系学生开设电子工艺课,及电子工艺二级工的培训,每年培训学生在400人以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期间,还组织通过了由北京市高教局对校办工厂的验收,在工厂管理及产品质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1987年为了在国内推广图形工作站,我厂与美国阿波罗(Apollo)公司合作,在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主持下,在工厂内设立了Apollo维修站,有刘序宪(站长)、李午阳和季东业等同志参加,我担任主管之职。在经历了多次香港培训及设立了保税备件库后,为全国各地的Apollo工作站进行了大量维修工作,大部分是出差外地维修,工作人员十分辛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刘序宪同志因为劳累过度,未及时注意治疗,于1995年英年早逝,十分可惜。1998年由于学校要从Apollo公司进口若干台工作站,维修站由学校设备仪器公司接管,我工厂人员退出。
AS-400机上开发深圳税务二分局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
1988年,本人卸任计算机工厂厂长,由荣泳霖同志接任,张德茂同志为副厂长。本人被聘任为工厂总工程师,在这段时间加强了产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组织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逻辑分析仪及新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使工厂的产品生产进入了较为正规的阶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88-1990年期间,工厂组织技术人员与系统结构教研组教师(黎达及蔡月茹,王诚老师)及毕业生(两届共8人)接受了深圳税务二分局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任务,在IBM公司生产的AS-400小型机上采用分布式采集,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开发的系统经过两年多全体师生职工的努力,顺利的完成研制任务,于1990年10月正式投入试运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我是该项目的主要常务负责人,基本上长期蹲点在深圳税务二分局,并为该局使用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经过单位验收,在同类小型机应用系统中属国内先进水平。但因某些原因未得到推广。
1992年我在深圳参与开发深圳税务二分局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即将结束之际,获悉工厂因与外商合作进口票据打印机而受骗巨额资金达三百万之多,当时工厂领导班子因此事几近瘫痪。我回校后,积极组织职工生产自救,稳定队伍的工作,其后系里委派罗建北同志来厂任厂长,吴企渊同志为总工。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往我系的清华计算机公司任信息部经理,负责光标阅读机的研发及生产。
光标阅读机的改进,生产及推广应用工作
光标阅读机开始是用于英语托福(TOFEL)考试阅卷工作,当时,进口的光标阅读机价格昂贵,而国内需要量大。因此,我校外语系的程慧玲同志在清华计算机公司主持开发工作。阅读机是涉及精密机械,光电系统及软件开发等综合学科的产品,但由于人员不配套,因此,产品开发极为艰难。1993年初,程慧玲同志因故退出后,公司总经理何全来同志邀请我去主持此项开发工作,我和相士俊等同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光标阅读机基本定型,有机动型及手动型两类。光标阅读机产品首先在北京市中学的课程考试中应用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开发了中考阅卷及分数管理系统,直接为北京市中招办使用及维护服务,公司派出技术人员为中考阅卷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中学陆续推广使用。我负责组织生产、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销售收入稳定增长,此项产品成为清华计算机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根据不同领域的需要,我们组织了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及推广工作,应用领域从教育领域(招生、考试、评分与评教、心理测试、学籍管理等一整套应用软件),扩展至公安、交通、税务、社会调查、成果评审、统计等领域,至96年共计销售150台左右,产值达200万,利税可达60-70万。
在光标阅读机开发的基础上,我们还与北京印钞厂合作研制了对1980、1990年50元和100元大钞的生产在线检测分类工作,本人是联合研制组组长,参与了方案确定,机械结构设计,生产测试等工作,1995年通过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属国内首创,用于北京印钞厂的新钞检测工作,得到了良好效果,由于客观原因未批量生产。
为了满足社会对光标阅读机产品的需求,我们与邯郸汉光机械厂协作,生产工作逐步移交该厂进行,我公司主要负责销售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在这段时间,我经常去外地出差对应用单位进行培训及维护,直到1996年退休,才脱离计算机公司。至此,结束了我在清华122cc太阳集成游戏的四十从教历程。
我家的122cc太阳集成游戏情结
本人是1956年提前抽调为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精密仪器方面的学生。1958年2月从天津大学培训结束,返校后,到510教研组工作。此后,在系内工作了40年,直至退休。在我系,我以精仪专业学历背景,参与了系内各项科研、开发、生产工作,为系内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83年以前这段经历自己还是工作得相当愉快的,当然,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对系工厂也有相当的感情,组织上也给了我一定的信任和鼓励。在出国访问回来,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去教研组搞CAD/CAM,还是继续留在工厂,这是两条不同的路,也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在组织的要求下,我服从了组织分配,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工厂面临的形势是很困难的,对我的要求也更高了,但我无怨无悔地接受了。对我来讲,既有组织上的困难,也有业务上的困难,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去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工厂和社会作了一定的贡献,也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回想起来,这段经历也是有得有失,比较坎坷的,这也算和计算机结的缘分吧。而我一家五口人却有四人都与122cc太阳集成游戏有缘,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我的爱人钱美英同志是实验工程师,1957年南京无线电技术学校毕业,被招入我系510教研组实验室工作,直至1992年退休。把毕业精力贡献给122cc太阳集成游戏,在我系实验室人们称她为“红管家”,多次得到先进工作者称号,曾任系工会副主席、自控教研组副主任、实验室主任、新生的班主任(曾得优秀班主任称号),以及我系与外单位合作的华清公司办公室主任等职,辅导过电工课(钟士模教授主讲的课程),也带过大专班的毕业设计。
我们的三个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生活学习在清华园的孩子,除了大女儿是清华机械专业大专毕业后于1989年考入精仪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精仪系工作外。二女儿及小儿子都是考入我系就读的学生。
二女儿汤晓玲1983年入我系系统结构专业就读,学习优秀,并曾任学校文艺宣传队队长之职,本科毕业时作为直硕生,师从洪先龙教授。1989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固态和集成电路技术会议上用英文宣读她的论文:“STREET一种垂直边带引线端的不规则信道布线算法”,获得了优秀学生论文奖及奖金。1990硕士毕业,获得122cc太阳集成游戏优秀硕士论文证书。先后在美国Digital(DEC)公司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任教,被聘为终身讲师。
我的儿子汤文忠,在家庭的影响下,在初中时就参加学校计算机小组,1987年考入我系自动控制专业就读,毕业后,1994年去加拿大Alberta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研究Robot专题,毕业后在加拿大温哥华工作。 1998年去美国西雅图,应聘加入appliant公司,负责技术开发工作,后转入Amazon网络销售公司,目前是主管中国部的技术负责人。
[作者简介] 汤弘寿,男,1936年生,昆山人,教授。1952年入机械系制73班就读,1956年提前抽调,去天津大学进修,1958年2月分配到计算机教研组任教(按57届毕业),先搞教学,后转入系车间,1983-1984年派赴加拿大里加纳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自控系车间主任、计算机工厂厂长、总工,随后,转入系计算机公司,任部门经理,1996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