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几个型号计算机的研制过程

2018.07.24 00:00

我所经历的几个型号计算机的研制过程

--- 从112、307、724到130 机

王克宏

1965年7月,我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数理逻辑专业,经教育部统一分配到122cc太阳集成游戏自动控制系(今122cc太阳集成游戏的前身)计算机教研组工作,40余年来,先后经历过几个型号的计算机的改进、设计、调试、现场安装与调试、交付应用等过程,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毛头小伙子”到有一头白发的退休教授,回顾峥嵘多变的岁月,感触颇深。

112 机的指令系统操作时间表的修改

1967年是我们国家处于动荡的年代,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都呈现极不正常的状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部分老师在坚持做科研工作,我有幸分在112机房(中央主楼一层),112机是全晶体管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

这段时间由朱家维老师负责,指导我们几个年轻人(来自山东大学的樊兆坤、于淑美和我)对112机进行指令系统和操作时间表的查错与修改,虽然我们当时对112机并不熟悉,但由于我在大学毕业设计项目中就是搞的651机(华东地区协作的小型数字计算机)指令系统操作时间表的设计工作(实现指令系统的所有操作命令的时序控制,这是任何一台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完成了操作时间表的逻辑设计,虽然没有经过工程实践的验证,但是112机正好有这个机会让我上机运行验证,所以就比较顺利地进入工作状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找出了6-7个在操作时间表上时序可改进的地方,得到朱家维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对我以后参与其他型号的计算机设计工作起到了积累实践基础的作用。

这一年的冬天,112机房还接待了一些外单位的参观,其中北大计算机同行的参观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当时他们来了10多人,朱老师让我向他们介绍了112机的研制与运行情况,据后来北大的同志说这次参观对他们以后搞“红旗机”(150 大型数字计算机)很有参考价值。

307 车载指挥仪(计算机)的设计、实施和运行

1969年秋天,国家部委有关部门要求清华的自动控制系、无线电系和微电子研究所(当时已经合并为电子工程系)设计并实现“车载指挥仪”(计算机、雷达、控制三位一体系统);计算机部分由我们自动控制系计算机教研组承担.

我于1970年春节后从江西鲤鱼洲清华五七干校调回北京,参加该任务,分在运控组,负责设计307计算机指令系统的操作时间表的工作,当时是在工宣队、军宣队的领导下,曾先后动员了各个方面人士参加,采取“大会战”的方式,日夜加班加点,但只有我和蔡月茹老师两人始终作为“常委”,坚持到最后,经过近10个月的“奋战”,终于1970年年底(毛主席12月26日生日前夕)计算部分唱出了“东方红”歌曲(这是那个年代检验计算机是否能正确运行的标志,“东方红”歌曲的程序由郑启华老师编写),不久在严冬时节,整个122cc太阳集成游戏统搬到到学校新水利馆,与雷达、控制部分组成三位一体装载在一辆车辆中,进行联动试验,后来由于“9.13“林彪坠机事件的发生,时局发生了变化,实验没有继续下去;

但我们计算机部分已经能够正确运行,当时国务院的万里等领导同志带领一班负责人还过来视察,给于了肯定与鼓励,由于整个307 任务的的暂停,各部分相继终止了工作,我们计算机部分就移交给控制教研组(由何克忠老师接收),他们用作控制实验设备。

724飞行器跟踪计算机的设计、实施和运行

1971年当时的国家部委有关部门下达了研制系列计算机的任务(717系列计算机),清华方面承担了其中的飞行器跟踪122cc太阳集成游戏统,代号为724机。这是一台中型实时专用数字计算机,用来监控飞行器和卫星的发射、跟踪和测试,

从1972年初开始,逐步成立了724运算控制器组(运控组)、内存组、快存组(指令缓存器)、外设组(磁带机和打印机),此外还由计算数学教研组的老师组成了程序组(有蒋国南、吕映芝等老师),计算机部分(硬件)的总负责先后由廖万清、李三立和郑衍衡等几位老师组成,运控组最初有金兰、朱家维、黎达、梁英、廖万清、王诚、罗振声、王克宏、蔡月茹、关凤云和康玉英等老师(其中罗振声、王诚在通道组),由于开门办学等原因,大部分老师都先后离开了724组,最后运控组就留下了我和康玉英同志。

从1972年初,在金兰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运控组开始对717系列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对操作命令的时序控制进行排序,进行对指令系统的静态运行检查,这是一台计算机是否能正确运行的关键所在,然后对所有操作命令进行工程设计和工程布线,经过反复试验,运控部分正确性调试通过,接着先后与内存、快存、外设各部分进行联调,并经过了高温测试(大电炉烘烤)、振动敲打试验、突然停电试验等,终于测试获得通过,

我从一开始就参与确定724机的指令系统,一直到操作时间表的设计、工程布线、调试与安装,直到送到西北的该计算机用户单位,有趣的是这台机器所有设备装载了一节半车厢,火车开了半个月,有专人押运,而今天一台低档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就足以超过724的全部功能了。

1975年4月中旬,廖万清和我组成724 先遣组赴西北的用户单位,负责开箱验收和安装机器,五一节前郑衍衡、罗振生、胡宜课、吴昌泉、杨德山等五位老师来到该单位,分别参加内存、快存、外设(磁带机、打印机)的安装与调试工作,由于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虽然也曾出现不少BUG和疑难问题,但在接收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总的调试比较顺利,于6月中旬就交付使用,投入实际使用。

我们一行七人圆满完成任务,于6月底离开运行单位,经乌鲁木齐回到学校。

据后来的消息:724机陆续地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受到国家有关部分的多次表彰与嘉奖,724机采用了国产(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的小规模集成电路,是我国最早的集成电路计算机之一。

据悉李三立教授后来荣获中国工程院院士,724机的成功研制与使用是其重要的成果。李老师与廖万清老师先后都担任过724组总负责人。

参加130 计算机的调试、实践教学

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周总理的去世、唐山大地震、朱老总、毛主席的去世,国家处于非常情况下;从1975年11月开始,我就被调到计42班搞教学工作,从3月份开始随计42 同学赴北京无线电三厂开门办学,参加计算机车间的130机的调试工作,这样我必须熟悉130机的指令系统和及其操作时间表,由于以前已经有了112机、307机和724机的指令系统和操作时间表的基础,所以比较快地熟悉了130机的指令系统和操作时间表,带领学生先后调出了4-5台130机,完成了北无三厂的生产任务,同学们也得到了教学实践的锻炼,我本人也得到了提高。

几点体会

从112、307、724到130 计算机,我经历了这些型号计算机的研制过程,有几点体会:

1、 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1965年春天,我在南京大学做毕业设计时,由于不具备实践的条件,虽然我参加了全过程的指令系统的操作时间表的逻辑设计,但得不到机器实际运行的验证,脑海中难以建立计算机实际运行的框架和流程概念,而到清华后通过这几个型号计算机的实际调试,尤其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调试运控部分工作,印象深刻。体会到高水平的科研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素材,同时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又促进了科研工作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2、 科研团队的组织、坚持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在承担比较大型的科研任务中,核心技术队伍的组织、协调与协作就成为任务进展是否顺利的关键所在。

3、 科研任务的文档管理是实施科研任务的关键所在,这一直是学校搞科研的薄弱环节,软件技术发展到今天,文档的规范化管理可能会成为一个科研项目成败的关键。

4、 博采众长,广集知识与信息,采取开放的思维,学习同行的经验与教训,避免走弯路,不能固步自封,今天在网络计算环境下,开放的思维,共享全球各类丰富的资源、交互通讯、合作求解,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王克宏,1941年生,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导,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数理逻辑专业,分配到122cc太阳集成游戏自动控制系计算机教研组任教,直至2007年退休。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