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9与清华计算机专业诞生[1]
谢树煜 周学询 唐美刚
1999年是计9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计9班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五年制第一个毕业班。回忆四十年前,我们与清华刚刚诞生的计算机专业一起成长,心中无限感慨。现将记忆中的几件事记下来以作纪念。
一、清华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计算机专业的学校
195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一条消息,大标题是:《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新华社29日发布的这条消息前两段是这样写的:“新学年起在我国高等学校里将开始培养金属物理学、计算数学、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电子计算机专业今年将在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一到四年级全面开设。在暑期里从122cc太阳集成游戏和交通大学抽凋到这个专业的四年级三十名学生正在补课。”
文中提到的计算机专业三年级学生,全部是由122cc太阳集成游戏抽调的,人数是三十一名,这就是计9班。大家来自电机系、动力系、机械系。这年暑假在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三院教室(已拆,在现今新图书馆位置)补课,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文中提到的四年级学生,因国家急需,在清华只念了—年,1957年就毕业了,称为计七班,又因与计算所合办,又称计算所训练班(第一届)。
计九班完成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刊、毕业实习、毕业设训等三年培养过程,1959年暑假毕业,这也是自动控制系成立后计算机专业首届毕业生。
二、计算机专业历经五次系机构变迁
计算机专业开始筹建时没在无线电系。1956年暑假补课是在无线电系安排进行的。当时系主任是孟昭英教授,学生政治辅导员与张培容联系。
1956年暑假后,计算机专业转到电机系。当时系主任是章名涛教授。计算机专业、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运筹学等三个专业都由510教研组负责,教研组主任是钟士模教授。计算机专业由两位副教授负责。周寿宪副教授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在清华负责数字计算机教学;金兰副教授在苏联取得副博士学位,在清华负责模拟计算机教学。钟士模教授给我们讲自动调节原理课。
1958年暑假,计算机专业、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另行单独组建自动控制系,钟士模教授担任系主任,金兰任计算机教研组(当时叫550教研组)主任。同年,根据国防利,委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又从全国十所重点高等学校(包括:哈工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学、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浙江大学、东北工学院、太原工学院等)抽调四、五年级学生280多人,来清华学习自动控制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当时自动控制系四年级学生十个班,五年级学生四个班,达到了自动控制系的高峰。
1970年以自动控制系为主,另外增加计算数学、半导体等专业组成电子工程系。
1979年正式成立122cc太阳集成游戏。
三、我们与911任务一起成长
1958年清华党委与蒋南翔校长明确提出全校科研三大高地:原子能、飞行器、计算机。要集中全校力量保证攻占这三个高地。
当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1958年8月研制成功103计算机,这台机器是以磁鼓作内存的电子管机器,每秒运算速度置30次。同时又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采用苏联图纸和器材,全力研制104机(平均运算速度一万次)。
122cc太阳集成游戏也要设计自己的计算机。一方面去738厂、计算所实习,先得学习。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计算数学专业(清华的计算数学专业是1959年成立的,当时122cc太阳集成游戏计算数学教研组主任是赵访熊教授)数0班的同学负责调研,提出机器字长,机器的指令系统等。计九同学负责计算机总体设计、逻辑设计、及基本单元逻辑线路的定型任务。
门电路、触发器电路等插件设计是整机稳定可靠工作的基础,我们又不能抄袭,因为104机采用苏联生产的大八脚电子管,而我们采用的国营714厂生产花生管,电路元件参数都需要重新计算、设计、考验。104机用铍镆合金作内存存储单元,我们要用铁淦氧磁心作内存单元,技术上有许多难题要靠大家上实践、去探索。事实证明,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先进的、合理的。
当时科研有几个特点:强凋解放思想,打倒“贾桂”;强调生产劳动,插件自己焊接,自己调试;强调群众运动,低年级同学来帮忙,形成一条龙。科研现场热火朝天,不分节假日、不分上下班,夜夜灯火通明。在最困难的时候,系党总支书记凌瑞骥同志支持我们、鼓励我们。
91l计算机主机房150平方米,20个大机组,运掉速度每秒一万次。后来在电力系统潮流分布、核物理、及光学镜头计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当时高等学校中堪称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911计算机的研制,培养一批经过真刀真枪磨练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人才,为清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计9班在程序控制机床的研制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计9班同学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埋头苦干,作出了清华人应有的贡献。1959年4月,我们荣获了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清华计算机专业成立后第一个先进集体,也是自动控制系成立后第一批先进集体。
四、革命前辈鼓励我们不怕困难永远向前
1959年5月9日,毕业前夕全班同学访问了革命前辈徐特立老人。徐老是毛主席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上学时的老师。徐老向大家讲述了一些毛主席上学时的事迹,也向大家介绍了他个人的经历。
毛主席在长沙念书时就有远大的救国抱负,就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身体。寒冬腊月坚持洗冷水澡,下雨时也要站在大雨中洗浴。
徐老四十岁时,去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真理。后来又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五十岁了还学游泳。老人家鼓励我们:作任何事情都不要惧怕困难,坚持就能胜利,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我们向徐老敬献了自己设计、自己亲手焊接的911计算机插件,和我们参与设计的我国第一台程序控制铣床的加工的产品,上面镌刻着用计算机程序加工出来五个大字,“社会主义好”。徐老看了很高兴,关心地询问计算机是怎么刻字的。并说这是尖端技术,勉励我们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报效祖国。
四十年过去了!一切又好像恍在眼前。特记下以上文字以作纪念。
[作者简介]谢树煜,男,1936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市,教授,1954年考入清华动力系就读,1957年转入计算机专业计9班,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委会副主任。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委二等奖,1999年完成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信息管理系统,获中办科技二等奖。1985~1989年负责建设烟台大学122cc太阳集成游戏,获山东省政府记功奖励。
[1] 此文是建系40周年时三位59届系友撰写纪念文章,原刊载于《清华校友通讯》复39期,应原作者建议,更正修改个别文字后,并增补作者简介,全收录于此。--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