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4班同学欢庆进校40周年[1]
丁文魁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横幅高悬、彩旗飞扬。东主楼前,一大早就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我们自64的90名校友,带着事业的艰辛,带着成功的喜悦,从北京、从全国各地回来了。6年的同窗时光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岁月的风霜丝毫不能磨灭对母校、对学友的深切怀念。不少同学毕业34年第一次见面,珍藏在记忆中的师生情、同学间的友谊在每个人的心头涌动,思绪在四十年前与现实中穿梭。翘首…寻找…回忆…搜索…,你可曾是我记忆中的你?目光在人群中努力寻找自己记忆中熟悉的脸庞,找到了,想起来了,就是当年的你!似幻、似梦,只有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只有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感受到了彼此的气息,才相信,一切就在眼前,一切都是现实。主楼前,到处是亲切的问候、倾心的交谈。
4月25日在参加了122cc太阳集成游戏建系40周年大会之后,校友们游览校园,寻找过去,喜看母校今天的发展,在那些踏过无数遍足迹的地方再次摄影留念。
二校门,是我们留影最多的地方。1964年7月,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毕业合影,怀着深深的眷恋启程远航。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这驻留我们青春脚步的地方,面对亲爱的母校、敬爱的师长,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自4学子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期望。
图书馆是我们总爱去的地方,记得往往在开门前就堆满了人,门一开,一拥而进,在这一刹那,同学们都似乎失去了清华人的文雅。
工字厅显得更加秀美,高悬着的“为人民服务”匾额一尘不染。“水木清华”的小山上、小池旁则是我们晨读的好地方,每天清晨,当六角闻亭的古钟敲响之后,这里便迎来了一批批晨读者,不知多少个早晨,我们也是在这里度过的。1960年夏天,我们自4组织义务劳动进行了清理,同学们一个一个跳下齐腰深的淤泥之中,不怕脏不怕累,捞杂草清淤泥,使荷塘更加美丽。
西大操场、体育馆有我们矫健的身影,蒋校长提出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深入人心,我们天天上操场。1958年11月,周总理陪同金日成首相重访清华园,我们在这里热情欢呼、鼓掌。国庆10周年,我们作为首都民兵师在这里进行受阅前的操练。
清华学堂,以它独特的朴实得到清华学子的青睐,这座青砖红瓦的二层小楼是清华建校初期的建筑,记得馆内的门厅和长廊,经常展览学生的美术习作。冬天,大雪之后,未来的建筑师们在门前堆成形态各异的雪人。
大礼堂、一教、二教、科学馆、主楼、气象台、西校门、清华西湖,还有那许许多多的新建筑…,迷人的校园风光,实在是看不完也摄不尽。
夕阳斜照,我们在留学生餐厅共聚晚餐。留学生餐厅在我们入学时住过的十三宿舍旁,附近还有西大饭厅和音乐室,现在音乐室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就是在这夕阳斜照树梢的时候,沸腾的操场渐渐静了下来,在灰楼的音乐室里又荡漾起优美的音乐声,传出阵阵歌声。如果是周末,或许我们会到西大饭厅或大操场去看电影。清华的生活丰富多彩。
李秉松同学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有的同学朗诵了当年的百花山诗歌,我们的心又飞向了百花山,那是我们入学的第一课,在那里我们“挥银镐,踩云端,为首都铺下锦秀地毯”。我们回忆起来通县张家湾,昌平马池口,海淀苏家坨,顺义天竺,插秧、收菜、摘棉花、拔小麦。我们回忆学雷锋、学大庆……。我们和全校师生一起度过了困难和艰辛。尽管那个岁月的教训值得总结,但是,那时代的精神仍使我们这代人深深的留恋。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香山,有的同学是离开首都卅多年后头一次再来香山。看着这香山春色,我们想起了在校时,紧张的学习之余,也游览首都的名胜古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去圆明园遗址,永远记住民族恨。去香山、八大处,领略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去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两天短暂的相会,难诉那6年的友谊、34年的别情,大家依依不舍地话别,互道珍重。我们相约2004年,毕业40周年时,在紫荆花盛开的时节,清华园再相见!
[作者简介] 丁文魁,男,1939年出生,黑龙江省阿城县人,高级工程师。1958年保送入自动控制系自406班就读,曾任《新清华》学生记者,校广播台编辑。1964年毕业,并分配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一直至1999年退休。曾任副院长,兼任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核工业教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我院天津校友会副秘书长等。
[1]原载《清华校友通讯》复38期,应作者建议,转载于此,并增补作者简介--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