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春季122cc太阳集成游戏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孙凝生
亲爱的同学们:
又一次回到美丽的母校——清华园,非常高兴。祝贺同学们毕业;看到你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和洋溢着的热情,我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是原自动控制系60届毕业生,40多年前,我也从这里走向社会,步入人生的征程。1961年夏天,我和一批有志于投身国防工业的年轻人一起,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此后就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火箭研制工作。可以说,我这一生与中国火箭结下不解之缘,亲身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全过程。
初期研制火箭导弹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发射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冬季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耐。住的是干打垒的房子,常年奔波在实验室和发射场之间。有时在这个发射场刚发射完就赶到另一发射场执行任务。我参加过很多次的卫星发射和导弹飞行试验,多时一年参加四次发射卫星任务,有八个多月都在发射场;物质条件上是艰苦的,精神上是紧张的;但当我们站在火箭前,检测和实施火箭发射的时候,这一切,不论是艰苦还是其它的困难,都不重要,重要和关心的是火箭能飞行试验成功。
1986年,为了跻身国际市场,我国准备承接发射美国休斯公司为澳大利亚制造的商用卫星,当时称“发射澳星”,发射澳星需要用大推力火箭,但当时我们国家没有捆绑式火箭,只是纸面上的设想。对方条件十分苛刻,要求必须在一年半内发射成功第一发火箭,第二发才正式发射他们的卫星,在这期间若不能实现,美国人可以终止合同。由于是商业发射,国家不投资,需要贷款进行研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合同签订了。当时王永志是我们的院长,总设计师是王德臣,他们都是清华校友,我任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这样一个型号在美国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休斯公司的技术顾问对此大为惊讶,说:“你们是不是吸了鸦片了?”王总当即对他们说,“我们发射场上见!”这一年半时间,是相当的困难。为了解决面临的一道道技术难题,我和我的同事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攻关,苦干、巧干。终于在预定18个月的时间内,在1990年7月16日,成功发射了我国首枚捆绑式火箭,上面还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在事实面前,美国人不得不折服,美方那位顾问专门找到王总表示道歉,说,你们中国人真行。当时我们采用的多项技术是自己独创的,在世界上也是属先进的,就是美国人也感到新鲜。这一突破性的跨越,我们中国人终于干成了!
捆绑式火箭的成功研制,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了实现的可能。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经过科学论证正式启动。我仍担任火箭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分工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要求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质量。当时我们面临技术压力和确保航天员安全的责任压力;我们必须想尽一切方法,努力使火箭可靠、安全。记得我是在发射场得知这一任务的,在回京的火车上就召集各主任设计师会议,研究怎样来实现载人飞行要求的高可靠性,会上我提出必须走全冗余设计的技术途径。
冗余技术是可靠性设计的一种手段,已有较系统的理论,但实现火箭控制的冗余设计,要求适应火箭的自主、迅速、简单可靠的特点,有很多工程技术难题要解决。我和同事们克服了多方面的困难,研制了多种方法和结构,实现了飞行控制系统冗余覆盖面95%以上,成为我国设计可靠性最高的运载火箭。在神舟1号到4号的发射过程中,火箭控制系统工作良好;在发射神舟5号整个过程中,控制系统的优良设计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为此,我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总装备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章,最近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载人航天功臣”称号。
这40多年,我经历了无数次成功的喜悦,也承受过失败的煎熬。
记得有一次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时,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可就是那一次,点火后火箭没起来。事后,我们查出是控制部件的一个机械触点闭合时,有一毫克级的多余物引发的。由于实施了紧急关机,保住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卫星,经中美和保险公司三方磋商裁决,把这次事故定为发射终止,不记入失败记录。今天回想起当初失败时的心情,真是沉重极了,即使别人不说什么,自己也特别难受。那时我们收到了很多来信,指责是少不了的,但更多是鼓励。有一位小学生在来信中说:“看到你们失败了,还要给人赔钱,心里很难过。现在我把自己攒的零花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继续搞火箭。”这封信我至今记忆犹新,也万分感激。航天事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但是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再苦再难也要挺住,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中国的航天事业搞上去!
航天事业是风险事业,是不能失败的事业。我们常常是处在失败不起没有退路的状况下。从事航天事业,必须有严上加严,慎之又慎的科学作风。就是在有冗余设计的情况下,也决不能带着疑点上天。
曾经有记者问我:“从事航天40多年,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长年累月地去奔波,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往往成功的那一刻,您并不是站在第一排;而失败的时候,您很可能站在前排,您从事这个职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回答说:“一个人一生短短几十年,能够为我国的国防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尽微薄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人类征服太空的历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人生无憾。”!
载人航天工程是不能依靠外国的,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评价、深刻总结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作为航天人中的一员,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这一航天精神。今天我到这里来,将我对航天精神的理解与同学们分享,但愿我的经历能为同学们启航人生事业提供点滴借鉴。
在即将结束发言时,我最想说的是:深深地感谢母校,是母校给了我扎实的理论基础,使我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母校“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我勇于开拓,不断进取,面对困难,百折不挠。我衷心祝愿母校繁荣昌盛,人文日新!
同学们: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正蓬勃发展,你们生逢其时,各行各业都在等待着你们去大显身手。在这里,我也真切地期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我们的行列,成为光荣的航天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