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机写出“中日两国青年友好万岁”,日本青年为之惊叹

2018.07.25 00:00

911机写出“中日两国青年友好万岁”,日本青年为之惊叹

——911计算机投入运行纪实

郑人杰

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里启动的国内第一代电子管为元件的大型计算机研制项目,作为我校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任务被排在第十一项,代号为911。当时校内还有另外一些具有突破性的尖端科研项目,如反应堆和程序控制机床的研制等与其并列。年青的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大家都敢想敢干,仅凭着苏联图纸,最主要的还是一股热情,认为一定能干出来,但这类科技任务,有其客观规律,绝非仅凭热情就能突破的,在成功的道路上出现曲折也是必然的。尽管1959年国庆时还没有完成,大家的热情不减,决心不拿到成果誓不罢休,上百人的研制大军继续奋战。1960年起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全校所有科研项目统统下马,但911机仍是得以继续坚持不懈地进行的少数项目之一。经过师生们几年契而不舍的努力,到1964年3月这一占地上百平米(仅主机部分)的大型设备调试完成,开始投入试运行。当时,国内几乎仅有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4机能和911机相比。

学校为911机运转的定位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除了计算数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需使用计算机以外,还面向各系教师,鼓励他们使用。首先我们为各系教师举办了使用培训,并安排和分配机时,记得当时积极使用911机的有核能所、土建系、电机系和精仪系等单位。虽然当时这样的“祼机”不得不使用机器语言编程,但当时计算数学教研组仍然组织了以周寿昌、孙永强等教师为首的科研小组为其研制了编译系统,为911机过渡到使用高级语言创造了条件。显然,所有这些工作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一切都是开创性的,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五月的北京气温渐高,911机房大厅里,由于上万支电子管灯丝发出热量,聚集形成的高温环境,机器运行已受到影响。由于没有空调设备降温,只好放上一字排开的家用电扇直吹机柜。最后不得已搬来大冰块为机器降温,大家笑称“冰震计算机”,不过再将融冰之水从机房外运,则可谓又添一景。

911机投入运行后的另一项任务是对外接待。来清华访问的外宾在参观相关的实验室后,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参观911机房。这对于运行初期尚不够稳定的机器来说是个考验。一般情况下,它还能经受得住考验,有时它还能令外宾惊讶。因为计算机那时还很新奇。记得一次日本青年代表团十几位成员前来,正好我在机房值班。为给日本来宾演示,我在几十个按钮和几十个闪烁的指示灯前操作,弄得他们眼花暸乱,尽管边操作边解释,对于这些第一次见到计算机的外行来说,仍然莫明其妙。一会儿穿孔纸带机转动了,我说:“这是在输入数据”。紧接着在作运算,几分钟后,操作台上的快速打印机以每秒十行的速度在机械打字鎚头的击打下,在10公分宽的纸带上打印出了密密麻麻的字符。我继续解释:“这是在输出,按16进制打印字符。如有兴趣请各位把打印纸带上所有零的字符用笔联起来。”于是机房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都想试试,看究竟联起来是个什么。一个快手完成了,原来,联出来的是“中日两国青年友好万岁”。这几个日语汉字和中文的含意完全相同,他高兴得几乎跳起来。通过翻译我才得知,他是在说:“太奇妙了,来中国不仅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计算机,还知道计算机能写字!”,许多人这时围拢起来,仔细端详这条双语皆明的标语。此时机房一位工作人员拍下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张照片保留至今,它是历史的写照。

平心而论,那时处在试制计算机的年代,我们离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有一定差距。没过多久,进入文革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均遭到空前的冲击。学校停课了,大家也无法再作科研项目。911机从此在机房里沉睡多年。十年动乱结束后,我们发现美日等国早已走在了计算技术的前列,差距更加拉大了。911机在它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施展的青春期就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郑人杰,男,1937年出生,山西人,教授。1955年入清华机械系就读,1958年转入工程力学数学系数0班就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1972年转入清华122cc太阳集成游戏任教,1990年调入122cc太阳集成游戏软件中心。曾任清华同方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同方鼎新公司顾问。

上一篇:我做学生辅导员

下一篇:感谢母校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