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办工厂的历史回顾

2018.07.25 00:00

系办工厂的历史回顾

王家华

1958年在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育方针指引下,全国教育系统掀起一股校办工厂的热潮,在我系首任系主任钟士模教授和首任书记凌瑞骥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一批年轻的教师和一些工人师傅于1958年开始组建“自动控制系车间”,历经50年的风风雨雨,工厂经历了起步—调正—提高—动荡—发展等五个阶段,工厂的产品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工厂的产品充分体现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同时又有力地支援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工厂的发展史也浓缩了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史。

起步阶段(1958-1960年)

1958年初系里抽调王继中、房家国等几位年轻教师与秦凤志、韩新普等为数不多的工人师傅组建自动控制系车间,1958年暑期后,又陆续补充一些工人师傅和复转军人,充实了职工队伍,配置较齐全的工种,扩展加工生产能力,直至1960年初又有大批复转军人进厂,形成150多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复转军人128人,工人16人,教师10人左右,技术员5人。当时系里抽调李晔同志为车间主任)。

在这一阶段,工厂作为系的重要生产基地,积极配合教研组的科研任务。工厂的教师和工人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先后加工生产了由计算机教研组设计的551、552、553、554、555和海军3号机六种型号电子模拟计算机,及911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60年初定型555型非线性电子模拟计算机,并于当年生产了10台,此产品获得1964年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联合颁发的新产品三等奖。系工厂的生产队伍,和教研组的科研队伍以及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阶段生产的产品,由于经验不足,质量上存在不少问题。

调整阶段(1961年-1964年)

1961年上半年,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工厂大批复转军人和部分工人下放农业生产第一线,工厂人员大幅减员,到62年末只剩下28余人,(这里还包括61年暑期以后工厂又陆续招收了十余名高中生、初中生和技校毕业生等),系里派李晔和何全来先后任书记、赵荣久出任主任。

面对减员和生产产品积压的困境,留下人员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并没有气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台台555型模拟机经返修达到出厂标准。然而,仅靠修修补补产品是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1963年初清华200号901任务的上马和我系911电子计算机插件板重新生产,车间掀起了大练兵高潮,严把质量关,交给车间的任务既是生产任务又是政治任务。在高标准严要求下,车间全体职工团结奋战的结果,901任务顺利完成,911计算机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并开始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

与此同时车间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在555型模拟计算机翻修的基础上,又生产了数台全新的经过改进的555-A模拟计算机,产品质量大有提高,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赞许。

提高阶段(1965年-1966年6月)

1964年下半年,车间555-A型的模拟机开始小批量投产,年底到1965年第三季度陆续投放市场,1965年下半年在教研组和车间共同努力下,新型号556型模拟计算机开始研制、并于1966年初通过验收。

1965年全系总动员,开始了我国第一台“112小型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的会战,车间当时承担的任务是新工艺的应用(如插件板浸焊工艺、印刷线路板制造及镀金工艺,磁芯测试与筛选,磁芯板穿制工艺,元器件的测试与筛选,计算机机柜的加工等等)和生产加工。经过全系共同努力,1966年初计算机一次调试成功。30万焊点无-虚焊,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堪称国内一流。1966年初,112机样在全国高教展览会上机参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段时间车间不仅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产品,也锻炼了队伍,加上65年下半年,又招进30余人,车间在册人员已达73人左右,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生产基地。

1965年清华成立电子中专班,车间承担了中专班的工艺培训。我系67级大学生学工劳动也在车间进行。

这段时间何全来任支部书记,赵荣久任车间主任。

至此,系车间已充分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不仅是具有产品先进,成果喜人的校内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地。 550系列模拟计算机和112小型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的先后研制成功,也有力地促进北京市的计算机产业发展。早在1960年,555型模拟机研制成功后,我系就应北京市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个原来生产收音机、扩大机的小工厂为帮扶对象,开始帮助该厂转型。当然,那时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讲的是共产主义风格,无偿提供全套设计图纸和样机,还派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实验员赵荣久同志前去培训和指导。很快该厂实现了转型,改名为北京计算机一厂,成为全国少有的著名的生产电子模拟计算机工厂。继而,又从计算机一厂中分出一部分,另扩建为北京市计算机厂三厂,专门生产数字计算机。到1964年,开始112型数字机会战,三厂就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和生产骨干也参与进来,在我系大力支持下,我们样机调试成功不久,他们很快生产出了自己的样机,进而投入小批量生产。能将最新科研成果如此迅速转化为地方工业新产品,我系教研组和车间确实起到新科技产品孵化器的作用。

动荡阶段(1966年6月-1971年)

1966年6月中开始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了校园,党政干部一个个被揪斗,学校里正常秩序被打乱,当时车间自然而然也受到影响,生产工作断断续续,没有目标,也没有头绪。66年上半年在样机成功基础上又投产五台112机,但调试安装工作一直到1970年才全部完成。1969年中开始的下放劳动改造,清华2000余名教职工奔赴江西锂鱼洲,车间人员也不例外,在当时电子厂的招牌下(全系统称电子厂),经车间部分人员和教研组留守人员共同努力,车间也陆续研制生产了稳压电源,数字频率计,扩散炉,分步式数字照相机等产品,并由市仪表局统一分配至国内需求单位。

1970年和1971年车间又来30余名青工(学校统一招收),充实了车间各个岗位。(在学校恢复正常秩序过程中,由于编制问题后期有一半左右人员调离清华)。

这段期间何全来、龚春生先后担任支部书记、赵荣久任车间主任。

发展阶段(1972年-1995年)

1971年系内承接724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研制任务,1972年陆续交由车间进行生产(部分由北京大学电子厂和中科院计算所工厂协助完成)。进展顺利,为国防工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继“724”之后又先后生产了“736”“130”“140”小型数字计算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30”机的研制生产,她填补了我国计算机产品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教研组努力下,前后扶植了国内多家计算机厂,包括北京、锦州、苏州、天津、维坊等各地计算机工厂。我系工厂也生产了30余台,除部分武装校内外,大部分卖给了国内各单位。为了给130机配套,工厂还承担了电子部下达的硬盘机的测试和配套工作。与此同时,以130机为样机,工厂在校内办了多期培训班,为校内普及计算机做出了贡献。

1980年后在引进美国cromemco微机样机基础上,工厂自行组装生产DJS-040微机,除插件板、软驱部分器件从国外引进外,100总线板、电源、机壳均为工厂自行设计、生产,并且小批量投产150余台,这在当时国内都是属于领先水平的。此外,工厂技术人员和教研组还分别编写了多部微机教材,对推动微机的普及做出贡献。

如果说80年以前工厂生产产品主要是教研组科研成果投产的话,那么从80年开始除此之外,工厂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自行承担部委下达任务或自行开发适销对路各种新产品的比重逐渐加大,如Z80单板机的开发生产、局部门阵CRT显示终端的定型,网络结点机的定型与生产、各种型号的计算机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生产,逻辑分析仪的设计与生产,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投产等等……

总结归纳起来,工厂这段时间最长,发展最快有这么几个特点:

1.产品丰富:

计算机产品有:724(1台),736(3台),DJS-130(33台),磁盘柜(21台)、Z80单版机(133套)、DJS-040(156台),显示器(92台)、16位PC机(178台),各种计算机实验装置(4000余套)。

各种仪器设备有:电子稳压电流(320台)、(1M、100M、200M)数字式频率计(150台)、数字式繁用表(255台)、自动恒温扩散炉(80台)、分步相机(61台),激光电源(9台),电冰箱测试仪(77台)。

再加上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及接口板等,产品达30余项,国内除台湾以外,各省市均有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

2.利润不薄:

1972年到1995年总共实现利润2360.67万元,产值达:15982.5万元(如果从工厂成立起计算,实现利润共2408.17万元,生产产值:16611.1万元)在全校名列前茅,为校内教学和科研积累了资金。

3.培养学生基地:

1966年以前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虽不多,但大多都是系里的科研成果,不仅系里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高班的学生也真刀真枪的参加了全过程。在这一阶段时间里(72-95年),工厂也是学生学工劳动和实习的基地。1973年~1985年所接纳学生达1000余人,1986年之后至1995年接纳学生多达4200人左右。

学生在工厂生产线上学到了基本劳动技能,在产品调试中又学以致用,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创造了价值。

4. 工厂有力地支援系内教学和科研

工厂除作为系内教学、科研基地外,同时在79年~85年间还集中财力先后支援系内:

①DDP—11计算机机房建设:投资39万元

②控制教研组DJS-130机房建设:投资40万元

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投资100万元,解决了初期资金不足的困难

④计算机教研组教学实验室建设:无偿提供一批数字繁用表、稳压电源、逻辑学习机等,价值十余万元

⑤73年~85年系内教学科研加工费全部免除

以上共累计200余万元(该笔费用并未计在工厂实现利润当中)。

5. 完成多项科研任务:

工厂除配合系内完成多项国家科研任务外,(如724,130,140等计算机项目)工厂自身还承担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

①DJS-130计算机磁盘存贮器接口研制,1981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②HZX-14日显示终端,1986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③运行在OMNINET网上的CP/86操作系统,1986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④“光亮锡铅合金电镀工艺”和“水溶性感光贴膜工艺”82年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这两项自选的科技成果为DJS-130和DJS-040计算机的研制及以后印制线路板加工提供了关键工艺)。

6. 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帮助地方发展计算机产业

工厂随着产品的不断增加,技术上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国内一些单位开展积极合作,如:

①82年接受计算机总局的任务与深圳爱华合作在香港完成显示终端定型工作

②与福建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合作,以DJS-040微机入手,帮助福建省发展微机生产

③与山东烟台电子工业技术研究所合作,合办芝华电脑技术开发公司

④与无锡电影胶片合作,帮助投产“水溶性感光贴膜”

7. 努力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国外引进先进计算机维修服务站

①81年与中仪公司合作,在工厂内建立美国cromemco计算机维修服务站。

②86年与中仪公司合作,在厂内建立美国Apollo公司产品维修服务站。

8.顺应形势发展,及时调正工厂组织结构

①1984年随着国外计算机大量引进国内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厂在校内率先走出校门建立“清华计算机工厂门市部”,既能更好地宣传校办厂的产品,又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同时又能为工厂增加收入。

②1985年随着工厂机械加工工作量的减少,加上市场上电冰箱需求量急刷增加,与广东万宝电器工业公司合作在校园外建立“万宝电冰箱维修服务站”,既解决了部分人员安置问题,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解决了海淀区市场的需求。销售了1400余台电冰箱,为工厂增加了收入。

在这期间历时23年,龚春生、张志忠、刘宝庶、张金生先后任支部书记,赵荣久、王家华、汤弘寿、荣永霖、罗建北先后任厂长。

计算机工厂自58年起步到96年脱离122cc太阳集成游戏历经37个年头,产品不断翻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能独立承担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体制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验性工厂。

后记

1996年根据形势的发展计算机工厂脱离122cc太阳集成游戏,合并到清华同方。原计算机工厂人员主要力量在清华同方旗下成立了清华同方计算机公司和清华同方教学仪器设备公司,少量人员成为清华同方信息系统公司骨干力量。

[作者简介]王家华,男,1943年生,北京人,高级工程师,1961年进入自动控制系车间工作,1966年清华业大结业,先后在系车间、系计算机工厂、系机关、北方CAD公司、清华计算机公司工作,曾担任调度、厂长、副系主任、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