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100点巡回检测系统研制的回顾
史美林
每秒100点的巡回检测系统是我系以计算机教研组为主,联合控制教研组,数力系测量教研组共同为三机部某研究所研制的高速数字化测量系统。是风洞试验测量试件温度、压力应变等微小信号的专用关键设备,是我系为国防科研急需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供了一套高速数字化测量设备。
它包括高速数据采集切换部件,具有抗共变干扰、串扰的微小信号放大器(即隔离放大器),模拟/数字变换部件,控制部件和控制台等组成。系统完全由参加研究的全体青年教师职工和同学与用户单位协同一致自行设计,由我系计算机工厂制造。其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说它是在文革动乱年代头几年,我系,甚至是我校所少见的、能成功地完成的重要科研成果也不过份。
系统的研制始于1965 年初,1969年3月完成。先后参加过该系统研制的人员有:计算机教研组:胡道元、张嘉一、史美林、王鼎兴、沈美明、叶艿奉、陈在勤、吕文超、吴企渊、唐龙、杨金斗、王琴珍、刘淑芝等,控制教研组:王礼信、郭尚才,数力系:金观昌、丁启明、黄钟声、程德等。此外,作为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题目,我院当年的毕业班郑元、宋铁英、叶延红等同学参加过初期的研制工作。
研制工作中需要解决不少关键技术难题,例如,前端干簧继电器要确保高速可靠切换,干簧触点的接触电阻,颤抖影响都有很高要求;又如数据放大器抗干扰,尤其抗共模干扰能力,放大精度和线性度等等许多技术指标要求都非常高。在全组师生不懈努力下,攻克了设计技术、元器件、原材料及加工工艺等等的一道道、一重重难关。经一年时间,到1966年5月,设计、实验和加工制造初步完成,整个大机柜已在一区四楼我们的实验室立起来,进行了机柜内布线焊接,部件和插件大多数也加工出来了。
十分不幸的是,正当研究工作取得比较大的进展时,发生了众所周知的所谓“文化大革命”,研制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形。后来,清华派战不断升级,发展到清华园“百日大武斗”。主楼系馆被一派占领,我们进不去了。不仅已基本加工出来待调试的机器被封闭实验室,而且连人身安全也没有保证,根本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用户单位代表更焦急,他帮助我们借用位于东南郊(大北窑)的教学仪器厂的办公室,研究组的部分教师只得转移到校外,在那儿继续做其他未完成工作。酷暑炎热天气里,每天来回奔波于东西郊坚持做设计、画图或文挡资料工作。同时,通过关系找主楼占领者,说明所研制任务的重要性,要求必须以极端负责精神,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护放在实验室的系统安全。
“七二七”清华园的“武斗” 结束后,可以恢复在实验室继续进行研制工作时,在研制单位的强烈要求下,经沟通交涉,取得当时学校领导认可,军宣队负责人之一,海军的大老李同志认为:“任何时候,都要有打仗的准备,为军队装备的科研工作不能停”。因此,该课题组教职工除了“早请示,晚汇报”等必不可少的政治学习外,其他时间就名正言顺地都用来完成系统的研制工作。大家积极主动地加班加点工作,确保及早完成研制。终于,在1969年3月整机连调完成,达到预定目标。机器装箱运往用户单位安装,课题组的张嘉一、王鼎兴、史美林、沈美明等老师去用户单位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并交付用户使用。日后,此设备在该用户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隔四十余年,回想当时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研制小组教职工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曾考虑过个人的得失,一心放在工作上,团结一致坚持数年完成这一任务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只可惜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等资料可供参照了。值此50周年系庆,仅留此短文作为纪念。感觉到有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作为一名122cc太阳集成游戏或122cc太阳集成游戏的教师,任何情况下,总是要把承担国家重大建设任务作为自己的一种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做好切实有效工作。
[作者简介] 史美林,男,1938年生,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入自动控制系计102班就读,1962年毕业留系任教。1980-82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122cc太阳集成游戏进修,后又曾多次赴德国做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洪堡学者协会常务理事,IEEE(美)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