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S100系列机系统软件联合设计
林行良
在四机部的组织和领导下,于1976年成立了DJS100系列机的系统软件联合设计组。参加联合设计的单位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关计算机的生产厂,如有122cc太阳集成游戏、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云南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天津无线电研究所、北京无线电三厂、上海无线电十三厂、韶关无线电厂等十多个单位。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为组长单位,北京无线电三厂为副组长单位。
联合设计组的任务是对相应国外计算机的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移植,改进和扩充,把它们应用到DJS100系列机上。DJS100系列机的指令系统与当时美国的NOVA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是一致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进口了一台NOVA机,并且把NOVA机的系统软件的机器指令代码用反汇编的方式转成了NOVA的汇编语言形式。他们把这些资料提供给了联合设计组。联合设计组成员分工按软件把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移植和改进,最后在DJS130机(是DJS100系列机的一种型号,是最先生产出来的)上运行,并通过四机部组织的验收。经过三年的协同工作联合设计组完成了整个DJS100系列机的系统软件配套工作,体现了协作的威力。
DJS100系列机所配置的系统软件如下:
1. 操作系统类:包括输入引导程序、基本外设管理程序、独立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磁盘操作系统。
2.语言类:包括汇编语言,BASIC、基本FORTRAN,FORTRANⅣ、ALGOL。
3.服务性程序类:包括查信程序,反汇编程序,纸带编辑程序,库文件编辑程序等。
我校是由我系软件教研组参加该联合设计组的工作,我担任组长,协助四机部进行工程协调并具体负责服务性程序、BASIC、汇编语言和外设管理程序的实现。对汇编语言我们在原NOVA汇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外设管理程序则是我们根据需要自创的,原来NOVA的软件中是没有的。
联合设计组的这种工作方式,即把国外的软件从机器代码转变成汇编语言后进行分析,磁能、移植、改进的逆向工程在当时国内是第一次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我们的软件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软件技术人材。
软件教研组在对DJS100系列机系统软件的工作基础上编写了《DJS100系列机程序设计基础》讲义和基于BASIC解释程序的编译原理辅导教材。对推广DJS100系列机起了一定的作用。
DJS100系列机由于有了配套的系统软件,在全国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在上世纪七十八年末和八十年代初,DJS100系列在我国的科研和教学领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林行良,男,1936年出生,上海人,教授,1955年考入清华土木系,1958年转入工程力学数学系学习,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1966年获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1972年转入122cc太阳集成游戏任教。曾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享有政府特殊津贴,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