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魁
当我们自406班的同学分别三十年后,在母校八十三周年校庆的日子,怀着清华学子对母校的缕缕情思重聚清华园,再睹母校芳华的时候,虽然我们都已年过半百,鬓发斑白,不再像离别时那样英俊、年轻、风华正茂,但是,三十年前的桩桩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一切还是清晰的昨天。我们的心永远年轻,我们青春的脚步永远驻留清华园。
(一)
1958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我们告别了家乡和亲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久已向往的清华园,来到了406班(入学时为自408班),这是一个思想活跃、学习勤奋、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温暖集体。暑往寒来,时间飞逝。六个难忘的春秋,受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校风的熏陶,得恩师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用青春、友谊、热情坦诚,创建了“四好班集体”。毕业前夕,老班长王秉忠还特别应邀,代表我们班同学去敬爱的南翔校长家做客,聆听了蒋校长的谆谆教诲,老校长的嘱托使我们终生难忘。
1988年,自动控制系建系三十周年(也是我们入学三十周年)时,我们自406班编了一本名为《回忆﹒奉献﹒开拓》的纪念小册子,我们在校时的专业教研组党支部书记杨品老师为我们写了这么一段话:
“这个班在清华整整度过了六个寒暑,清华学堂有他们全神凝听的神采,荷花池畔有他们朗朗的读书声,西大操场有他们矫健的身影,系办工厂有他们劳动的汗水;他们和全校师生一起度过了那龙腾虎跃的年月,也经历了那些困难生活的艰辛;在《新清华》上有对他们的专门报导,在大礼堂里他们接受过各种授勋……。我有幸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在相处中,他们那种奋发上进、刻苦认真、团结互助、朴实勤奋的精神,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很深,很深。”
杨老师的这段话,就是我们自406班同学六年大学生活的写照。
自406班毕业照(1964.7.)
(二)
我们称为“四好班”是和母校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分不开的。初到大一,去百花山植树时,有的同学体质不佳上不了山,学习中有的同学体力不支成绩不好,使大家看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那时起,参加体育锻炼就成了我们自406人的自觉行动,体育委员张贵泰(后调入自401班)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我们体育锻炼的出勤记录,每个同学名字下的小方格里几乎画满了出勤记号“√”。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使我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的体质显著增长,二十几个人的班就有校代表队员6人,在第八届校运会上,我们为团体总分第一名的电机、自动控制系(当时两系为一个代表队)夺得了七分之一的分数,并有两个项目打破校记录。由于体力充沛,在历次受阅、军训、下乡劳动中都被评为先进班。在校期间,体育教授马约翰先生还曾亲临我们班勉励大家。毕业后,分配到青海高原某核基地并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十年的吕经邦回忆说:“要说六年大学生活使我体会最深刻的,不仅是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掌握了业务知识,而且很重要的还使我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大一时我身体很弱,百花山劳动还比不上女同学,但在这个‘四好’集体里,使我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我虽然不是运动员,但每到下午五点,满操场的人吸引我参加到锻炼的行列中去,这不仅使我坚持了六年紧张的学习,而且工作后还使我战胜了青海高原严寒、酷热、缺氧的环境。三十年来,上戈壁、钻山沟,没住过一次院,没请过一天病假,当然我是一直坚持锻炼的。”曾创造过校男子400米跑最高纪录的武士英也辗转青海高原、四川山区,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为祖国的核事业奋斗了大半生。大一时连800米二级劳卫制标准都达不到的陈雪娟同学,通过不懈的锻炼,成为我校著名女短跑运动员。毕业后她分配到北京125厂,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她毅然离开了首都,来到贵州山区的385厂,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奋斗了二十年,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副总工程师。随着军工转民和改革开放,她来到贵州国防工业进出口公司,成了我们班的第一位女经理。对,还有当年《新清华》上曾介绍过的何士龙同学,入学时他患有较严重的神经衰弱,险些休学,锻炼不仅使他恢复了健康,而且还在电机、自动控制系大二运动会上获铅球第一名。他被分配到重庆微电机厂,后来担任了该厂副总工程师。
自406班同学在做引体向上(1963.11.20)
(三)
严谨的学风、勤奋的精神是清华的好传统。六年来,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知识,永远忘不了一教听课、二院画图、水木清华晨读、图书馆里抢座、实验室里苦战。大一时我们不适应大学生活,有7个同学工程画补考,老师就教我们学习方法,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看课外书……,使我们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学习有了飞跃,后来一直是同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之一。校文工团李惠芬(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低压电器厂工作,后调入北京市仪表总公司)回忆说:“记得在校时,老师总是要抓我们的‘基本概念’,我也最怕作业的评语是‘概念不清’。我还记得,老师对实验课要求非常严格,虽然一次实验课花时间很多,负担较重,但对搞清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动手习惯及严谨作风实属有效手段。参加工作后,母校对我们严谨作风的培养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来。”班长王秉忠先分配到国防科工委的一个研究所,后调南京化工设计院,几经改行,但由于母校培养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极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都很快适应了工作。他先后去过德国、荷兰、挪威、法国、比利时、丹麦、瑞典、日本、美国及新加坡等国,多次担任大中型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及自控仪表设计负责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毕业后一直在电子部二十一所的钱元成,是我们班的“学究”,由于学得扎实,三十年来工作得心应手。设计的电机从片状无刷直流机至外径350毫米的直流力矩马达,被任命为该所副总工程师,并享受了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祝贺你,又创造了好成绩!”
——温淑琴(右,团支书)向运动员陈雪娟(左)祝贺。(1960.7)
(四)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四好方向。”是母校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六年来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使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还记得党委副书记艾知生、系党总支书记凌瑞骥到宿舍同我们促膝谈心,教研组主任王继中、党支部书记杨品和教研组每位老师对我们健康成长给予的关心。点点雨露汇心田,在校期间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入了团,6名同学入了党。毕业时我们都能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极大的热情听从祖国的召唤,不少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样的决心:“我愿意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请求党把最困难的担子交给我,只要革命事业需要,东、西、南、北,祖国的每一块土地我都愿去;工厂、学校、设计、科研,哪一种工作我都热爱。无论党把我分配到哪里,我都准备在那里战斗一生。”说到做到,我们班有近二十位同学被分配到部队或国防工业部门工作,那里一般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无名无利,但是三十年来,大家都以崇高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默默奉献,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三十年前的誓言,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学习委员王志文是我们班唯一的留校者,他先在200号从事教学和科研,同时也经受了母校老师大都经受过的磨难,后来调回了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与我们的老师们共事,现今他参加建设了美国COMPAQ计算机公司在中国的培训基地——“清华—COMPAQ培训中心”,翻译了大量的资料并开展了培训工作。我们有扎根一辈子的决心,也有为了事业随时开拓新领域的准备,三十年来有不少同学多次变换了工作岗位:团支部书记温淑琴从国防科研院所调到军事院校从事教学,为培养年轻的军事人才呕心沥血;胡秀珠同学则从著名的北京工业学院调到了清华计算机公司从事开发。汪光春同学的经历则更复杂些,他先分配到河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后又去开滦煤矿、滦源钢铁厂,搞过设计,干过掘进,当过炉前工,“文革”后调到我国最大的塑料加工企业——北京塑料制品厂,在他的主持和参加下,为企业争得了“北京市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企业先进单位”的称号,他现在是总师办主任。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班长王宗楷,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自动化研究所,以他的聪明才干很快成为一名年轻的室主任,几年后又出任自动化仪表七厂厂长,他组织并参加开发了许多新产品,成绩斐然。1988年,他放弃了国有企业的优越条件,甘冒风险来到北京海淀区,办起了一家乡镇企业——大钟寺空调工程公司,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只有短短的几年,平地盖起了片片厂房,为国家和集体创了几百万元的利税。他成为我们班第一个勇敢的“下海者”。
(五)
时间又回到了1964年8月15日下午。我们的心也飞回了梦魂牵绕的清华园、大礼堂。1964年毕业典礼正在这里举行,我们自406等五个班被授予“四好毕业班”的光荣称号,我们班的丁文魁、张子瑞、王志文、钱元成同学获“毕业生优良奖状”。正是:
“六年前,革命的理想使我们欢聚一堂,
今天,革命的理想又召唤我们奔向四方,
六年啊,在清华、在自406这个温暖的集体里,
党的阳光雨露沐浴我们茁壮成长。
我们将带着老师的教导、母校的期望,
离开清华园,投身到生活的海洋,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
用我们的智慧和劳动,为祖国赢得荣光。”
——摘自一位同学的日记
胸前闪光的白色校徽换上了精制的毕业纪念章。三十年前,我们怀着深深的眷恋,就是从这里整装、启程、扬帆远航。
三十年后,我们这些都已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各行各业领导或骨干的自406儿女重返清华园,在驻留了我们青春脚步的地方,面对亲爱的母校、敬爱的师长,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清华学子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我们虽都平凡,但又伟大,因为我们的奉献多于索取,因为我们走的是无悔的人生之旅。
(写于1993年9月)原载《清华校友通讯》复29册
[作者简介] 丁文魁,男,1939年出生,黑龙江省阿城县人,高级工程师。1958年保送入自动控制系自406班就读,曾任《新清华》学生记者,校广播台编辑。1964年毕业,并分配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一直至1999年退休。曾任副院长,兼任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核工业教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我院天津校友会副秘书长等。
[1]原载《清华校友通讯》复29册,应作者建议,转载于此,并增补作者简介--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