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轻,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多元;因为多元,所以生生不息。 ——张小平
提到张小平老师,对于在研究生团委和研究生会工作过的同学来说,都不会陌生。只要是曾经承担过主要工作的骨干,都能说上几件他和同学一起的故事。
自研究生期间到留校工作后,张小平一直在“双肩挑”的岗位上,从带班辅导员到党委研工部,近20年的时光中,他以不同的身份走上过不同类型的讲台、面对过无数各有特点的学生。但是无论是教学还是做研究生工作,他心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就是关心学生成长。
而如今,他的学生很多也走上了教育岗位,和他一样在清华园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而他一直坚持的信念与理想,也在研究生成长的时光中,温暖了一代人。
刘冰奖得主张小平——毕业献血
服务
“服务与引领”,这是张小平在平时提到最多的词,也是研究生工作最根本的内容。在研究生工作部工作的这几年,每每跟同学们探讨工作思路,他所想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同学,引领同学的成长。
“在我们的工作中,体现最多的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大的价值”,张小平谈到研究生的很多工作时,都会谈到这一点。
多年以来,张小平谈到研团研会服务同学的工作,总会提到研究生会的同学们为女生宿舍楼测噪音的故事。那时,正值苏世民书院的紧张施工期,附近的女研究生宿舍经常受到夜间噪音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维权,研究生会的同学们决定到宿舍实地测量,拿到一手的数据。
这件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却需要研究生会同学长期地坚持。测试的时间从午夜一直持续到凌晨,在隆冬寒风中,研究生会的同学还会坚持测试。在那一年的元旦跨年夜,研究生会的同学就是在测噪音的工作中迎来新年,这让一位美术学院的同学十分感动,也加入了之后的工作。“只要是真心实意地为同学们做事,大家自然会感到我们的存在。”在张小平看来,这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快递员精神”,正是张小平在谈到工作传统时挂在嘴边的名词。如何做好服务同学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张小平时常思考、同研究生骨干同学探讨的问题。在他的眼中,服务同学的工作永远可以做的更好。时代在变,同学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必须能够抓住同学的需求,才能真正谈得上服务好同学。
正是带着这样的态度,张小平在特等奖学金、学术新秀获得者的分享会上,不断尝试突破。在早期,仅仅是举行一个答辩会,各路“学神”、“学霸”纷纷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看似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但是对于普通同学来说,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大家除了高山仰止地看到一堆数据之外,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没有太多启发。
于是,在负责研究生工作后,张小平就在每一年的分享会上探讨如何能够让这些同学分享自己的科研方法,让普通同学也能从中受益。于是,近年来,“我不平凡”、“酷享学术”等主题,让大家在“膜拜”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学术的方向。“通过今年的分享会,让我感到了学术的动力。”在张小平眼中,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大家这样的感受,是对活动最好的评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曾经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学生骨干也已经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开始了工作,而他们也带着这种“快递员精神”,将这样踏实的工作作风带到平时的工作之中。张小平所一直坚持的信念也被学生们默默传递。
2012研究生新生迎新工作
传承
作为一位老清华人,张小平一直把传承清华精神当做是自己最大的本职工作。
在研究生群体中,有大量的同学本科就读于其他院校。他们来到清华社工的岗位上,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清华的氛围,感受双肩挑的清华传统。面对这些同学,张小平更觉得,他们除在实验室学术科研有所收获之外,更应该在工作中有所锻炼。
在清华师生中传递清华精神,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也是收获者。良师益友的评选持续多年,如何让评选活动能够更好地传播清华名师的师道精神?张小平一直在不断地思考与尝试。让多次获奖的老师进入“名人堂”、缩减每个院系的推荐人数、评选特别奖,一系列的举措让良师益友评选获得更多的重视,老师们也更加看重这个奖杯。
第14届“良师益友”颁奖晚会采用了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作“小石头”的建筑学院教师石文星老师曾经在深夜连发三封邮件督促学生修改论文,他曾坦言自己对家人关心得不够。在晚会现场,邀请了石文星夫人作为颁奖嘉宾给石文星老师。通过这些感人的细节设计,让“良师益友”的精神真正走进了清华师生的心中。张小平谈到,在此后很多老师提起这次活动都表示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到一位好老师的精神力量,体验到了清华师德的传统。而这,也正是张小平对于良师益友评选的期许。
同样地,还有研究生运动会的不断改革。体育传统是清华百年以来的教育传统,而由于没有体育课,研究生会的体育工作则更大程度地起到了“第一课堂”的作用。如何能够引导研究生加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亟待破解的难题。早年间的研究生运动会比较传统,竞技项目、开幕式都没有太多新意。几年来,张小平一直在“督促”研究生会的同学们不断想办法,改变形式吸引同学。林正航、余潇潇、刘博涵、吴锦鹏历任研会主席都从点滴改革做起。从2014年开始,研究生运动会提前到了9月份新生入学,并且率先引入了“阳光彩跑”,以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强烈带动着清华研究生体育传统的回归。2015年,研会正式喊出 “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最初这个只是研究生会体育部工作群的群名,如今已经立在清华操场上,成为了新百年中清华体育最新的诠释。在研究生运动会上,在阳光彩跑中、在荧光夜跑中,研究生们传承着清华体育精神,而研究生骨干们也在张小平的“督促”中为传统的传承而不断创新。
“混凝土精神”,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工作传统。“唯才是举,五湖四海”,谈到研究生骨干队伍建设时,张小平用这样两个词来概括。在社工的岗位上,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价值。而在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来自不同院校的工作方法相互滋养,观念相互碰撞。在重大活动举办中,打破部门界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集体作战中,凝聚战斗友谊,也建立团队成就感。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使得研究生骨干同学能够发挥特长。
因为年轻,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多元;因为多元,所以生生不息。
研团25周年
创新
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能随时发起学术话题,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参加讨论,而且还能提供一杯咖啡,一定能给跨学科学术交流提供便利。这是两年前,微沙龙团队首批成员的设想。从1.0到3.0,微沙龙的这两年里,团队成员的面孔一直在改变,但是这个最初的梦想 却始终如一。两年的时光,就像一杯香浓的咖啡,在微沙龙2万用户中散发学术的醇香。
“微沙龙”,这是张小平最为喜爱的一项工作成果之一。出身于信息学院的张小平,对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在他看来,学生工作也必须紧跟发展。在未来系统与网络的力量将大大超过传统的人力资源,只有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才能使得研究生工作不断创新。
微沙龙的工作是原创性的,甚至是全球高校首创。它的灵感来自于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又嫁接互联网技术,搭载在最新的互联网平台,利用方兴未艾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这是一项极具清华特色的创新,它根植于清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旺盛需求,又着眼于世界媒体技术的前沿。让一项平常的学术软环境建设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
实际上,张小平在研究生部工作期间,一直坚持教学一线《离散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数年前,他的课堂上有一位叫张蕾的女生,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在课堂展示环节中表现优秀,课后又尝试了自己创业。张小平对她印象很深刻。而在今年,张蕾又来到了研究生会,接管了微沙龙的工作,依然是一样的敢想敢做。从课堂到社工,师生殊途同归,不变的是挑战与创新。
而面对同学们的大胆尝试,张小平也一直是鼓励支持。同样是在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时代,研团委宣传部的同学决定自己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作为研通社的新媒体阵地。而在微信公众号最初运营的时候,同学们并没有汇报,只是尝试性地开始偷偷运营。后来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那是一场关于北大的风波。他们理清新闻事实, 为北大发声,获得了一致好评。同学们这才将微信平台向张小平汇报。他得知后,立刻表示非常支持,“他们想到了我前头去了,这才是咱们骨干同学应该有的创新意识。”张小平谈到这件事,依旧表示出对于创新工作思路的鼎力支持。
如今这个叫“清华研读间”的公众号已经有13万的关注人群,除了清华学生还有大量社会读者。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们把清华园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将世界的变化带回到清华园。
2015年辅导员大会
就是在这种不断创新、勇于尝试的氛围中,张小平一直传承的“清华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新一代清华人的手中默默传递。
在采访中,问起张小平如今离开了研工部的工作岗位,回到了院系,有哪些期待?张小平想了想说,自己在学术上还有很多想法,想再做点事。
或许在若干年前,他来到研究生部时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同样也是这样的期待。
附:张小平老师于1997年开始担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政治辅导员,历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我院党委组织委员,我院党委副书记,我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职务。2016年6月开始担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信息学院党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张小平同志有19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始终兢兢业业,服务为先,以助力学生成长发展为第一要务。他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征,创造性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曾荣获“北京市高校德育先进工作者”,“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先进工作者”,“122cc太阳集成游戏优秀共产党员”,“林枫辅导员奖”等荣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清华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