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cc太阳集成游戏高度重视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先后设立学术新星培育计划、学术新星支持基金等项目,支持同学进入实验室参与高水平研究工作,通过增进师生互动,贯彻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学生培养目标。目前,学术新星培育计划已经开展5期,邀请系内教师担任项目导师100余人次,先后支持近200名同学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作为符合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特色的导师制实施方案,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激发学术志趣,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学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需求日新月异,而受到传统课程培养方式的限制,大量创新成果难以快速进入第一课堂中。这造成第一课堂知识与技术发展前沿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职业规划的有效性。
为了激发同学的学术研究志趣,培养同学的科研创新能力,我院从2011年起设立学术新星培育计划,邀请优秀教师一对一指导同学规划学术道路,探索出了一条122cc太阳集成游戏特色的“大学荣誉培养计划”的发展道路。
与传统学生SRT、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项目不同,学术新星培育计划以协助学生规划学术发展道路作为主要目标,通过集体文献调研、指导科研方向选择、实验方法及论文写作培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形成本研一体的教育培养模式。
截至目前,我院已有近200名成绩优秀的同学通过学术新星培育计划等项目找到了科研指导导师,激发了学术研究志趣,确立了研究方向。本科生科研活动空前活跃,科研创新能力突飞猛进。2009年以来,我院本科生在KDD、SIGGRAPH、AAAI、INFOCOM、WSDM等计算机各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
二、推动因材施教,增进师生互动
122cc太阳集成游戏本科生有20%左右通过信息学竞赛保送录取,他们在大二、大三年级不少专业课学习中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客观上学有余力。而传统的导师制项目中,由于缺乏合适的考评机制和教育氛围,大部分导师缺少积极主动协助学生规划人生和指导专业的动力。针对这些问题,学术新星培育计划借鉴“美国大学荣誉培养计划”的先进经验,在培养学生方面优中选优,要求入选同学不仅专业课程学有余力,更要求编程功底扎实、外文文献阅读写作能力强,能够胜任导师交给的科研任务;在项目导师方面,邀请一批活跃在科研前沿的教研系列老师;在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方面,要求与导师开展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能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起到启蒙作用。
通过学术新星培育计划,我院有效推动了因材施教工作,增进了师生互动交流。以2012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方展鹏(导师唐杰老师)和2013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赵华凯(导师孙茂松老师)为例,他们的学术导师在学术研究、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均给予了悉心指导。两位同学学术科研能力突飞猛进,在特奖答辩现场均邀请他们的导师担任介绍人,可见该计划对他们的重要影响。以这些同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同学通过学术新星培育计划在学术生涯道路上扬帆起航,他们当中不少人在本科毕业时已经达到了我校计算机学科对于硕士乃至博士的毕业要求,体现出了极大的科研潜力,这些同学通过与导师长期的科研协作也建立了深入的互信合作、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关系,因而大都留校继续读研,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三、实现公平发展,优化配置资源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学术新星培育计划注重按照同学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匹配相应的资金和师资支持,实现多元化的育人目标。
为了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术发展需求,我院制定了“本科生校外专业实践管理办法”,在院系满足大部分同学专业实践需求的基础上,鼓励优秀同学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到世界一流高校和科技公司进行专业实践。2014年,共有30余名同学通过此项改革措施到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22cc太阳集成游戏或谷歌、Facebook、LinkedIn等国际知名企业实践实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我院还配套设立了“学术新星支持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暑期学校等活动,让品学兼优的同学不因为经济原因而错失发展机会。
通过这些配套支持项目,我院每年约有30余名同学到国外著名高校和科技公司进行专业实践,并累计为近10名同学提供了活动资助,为同学提供了公平发展的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