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蒋南翔校长为进一步明确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和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给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写信,报告了国防部五院同清华的合作情况,希望加强这一合作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6月2日,杨秀峰部长委托黄松龄副部长召开了有关国防尖端技术专业设置的座谈会。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秘书长安东、一机部一局(导弹局)局长钱志道、122cc太阳集成游戏蒋南翔校长、钟士模教授,以及122cc太阳集成游戏的两位苏联专家,还有凌瑞骥、金兰和章燕申老师也参加了会议。
6月12日,黄松龄副部长向聂荣臻副总理上报了座谈会纪要,并提出四点意见,其中关于清华已经设置的有关国防尖端技术的几个专业,要继续办下去,发展方向可以宽一点,便于军民两用,还提出希望一机部、航委和五院对清华这几个专业多加帮助和指导。13日,聂荣臻副总理在黄松龄副部长的报告上批示:“同意”。122cc太阳集成游戏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和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确定,国防尖端工业部门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心和支持。至此,自动控制系建立条件完全成熟。
7月3日,我院校务行政会议(扩大)通过决议,增设工程力学数学系(培养新科学技术中有关力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干部);增设自动控制系(培养自动控制及远动控制、计算机专业干部)。9月20日,校务会任命钟士模教授为自动控制系主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党委决定成立电机系与自动控制系党总支,凌瑞骥同志任党总支书记。
建系后不久,自动控制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专业调整,取消了运筹学专业,全系分为自动控制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其中自动控制专业很快发展为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元件三个学科方向。9月26日,校务会任命钟士模为530教研组主任,金兰为550教研组主任,章燕申为510教研组主任。为配合核能研究和开发,从自动控制专业教研组中分出独立的“核能生产及其控制”专业教研组(代号为“570”),由抽调教师、应届毕业生、高年级学生组成,以核燃料生产、核反应堆等控制技术为主要方向。教研组陆续开出(或在国内第一次开出)全部专业课程及实验,包括核反应堆控制、加速器控制、化学萃取后处理控制、测量技术等,并落实各专业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同时,科研工作也全面开展,参加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建设的反应堆——清华“屏蔽实验反应堆”项目,承担了其中反应堆测量、保护、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任务,并于1964年国庆节,控制系统自动启动一次运行成功;参加重点尖端科研项目——萃取法化工过程相关测量、控制系统等;参加“加速器”项目,承担加速器控制系统研制任务。从1958年起一直到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间断了近6年)先后毕业8个班,共向核工业部、海军部队等输送约260余名熟悉核控制的技术干部,其中一些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
其他各专业教研组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也都全面铺开。6月,我系与机械系、电机系合作研制成功程序控制铣床,我系负责数控部分研制。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第一台数控铣床,周恩来同志曾多次陪同外宾参观。计算机专业教研组一个由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青年教师、实验员和技工等十七人组成的课题组,在金兰老师(刚留学苏联回国)和胡道元老师带领下,经过一个半月奋战,取得第一个成果——研制成功红旗-551型非线性电子模拟计算机,这也是我国首台自行研制的电子模拟计算机。7月1日,蒋校长来到实验室视察并祝贺。后来,这台模拟计算机还送到中山公园去展览,朱德元帅、聂荣臻元帅都去视察过。10月,自动控制系决定着手独立设计并制造中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的工作,这个项目当即获得校领导批准,列入1959年校党委直接掌控的重点项目,代号为“911”。
是年,自8班共10名学生毕业,他们是自动控制专业首届毕业生。其中,张钹、王亚光和李清泉等毕业生留系任教。不久,陀螺仪和驾驶仪教学实验室便建成,并开出“转弯指示器”、“航空地平仪”、“远动陀螺磁罗盘”、“AP-45型液压驱动驾驶仪”、“AP-5型电动驾驶仪”及“振动线性化舵机控制系统”等多个实验。
秋季,自动控制系招收224名六年制新生,组成自4年级自401~自409共9个班。9~10月,经党中央批准,教育部从十所高校抽调了287名高年级学生进入122cc太阳集成游戏自动控制系四、五年级学习。原自0届扩编为10个班,学制延长为5年半,改为自1届。其他年级各班级组成也做了调整,有少部分同学调到电机系或新建的工程数学力学系。原自1、自2届学制延长为6年,分别改为自2、自3届。全系在校生共34个班,总数近800名。计算数学专业从数0班开始学制延长为6年。
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和生产加工的需求,学校分配来一批技术兵种的复员军人,系车间很快就扩建为工种齐全的生产单位,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
应苏联高等教育部的邀请,章燕申老师作为我国高校代表团的成员,参加 “全苏第二届高校陀螺仪学术会议”(1958年10月,列宁格勒),并参观访问了莫斯科包曼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列宁格勒多科性技术学院 、列宁格勒光学与精密机械学院等,了解“自动学与远动学”、“陀螺与导航系统”专业教学科研情况及国际相关水平。这些信息成为我系专业发展的有益参考。
自动控制系先后聘请两位苏联专家:苏启林和克罗利。苏启林来自列宁格勒多科性技术学院的“自动学与远动学”教研室,克罗利来自列宁格勒光学与精密机械学院的“计算机”教研室。
1958年上半年,工程力学数学系成立,其中设有计算数学专业(分为两个专门化:计算方法及程序设计)。赵访熊教授兼任教研组主任,成员有李庆扬、孙永强、吴剑龙三位年轻教师,年底又聘用刚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吴家勋老师。计算数学专业也是四个年级同时开办。一年级是当年全国统招入学的新生,组成数4班。二、三、四年级从全校各系抽调了八、九十名学生分别组成数0班、数2班和数3班,四个班共143名学生。
1958年6月13日,聂荣臻副总理在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的报告上批示:“同意”
1958年9月15日,中央转批教育部党组“关于抽调学生到122cc太阳集成游戏自动控制系学习的请示报告”的发文首页
苏联专家在我系 上图:我系教师和苏联专家新年合影(前左二为张燕申,前左三为周寿宪,前左四为苏联专家苏启林) 下图:苏联专家苏启林和我系教师在实验室(前左起:林尧瑞、苏启林、金兰,后左为石定机)
我系与机械、电机系合作研制的程序控制铣
王尔乾老师(左二)参加程序控制铣床数控部分研制工作
左图:蒋南翔校长接受报喜 ;右图:模拟计算机研制课题组向校党委报喜
左图:我系研制出红旗-551型非线性电子模拟计算机;右图,551型模拟机在中山公园展览
青年教师和009班同学给钟士模先生(后排右五)及周寿宪先生(后排右六)拜年并合影
青年教师和运筹学教研组周华章先生(后排右三)合影
自2(1963届)同学前往河北保定徐水参观
师生和工人在系车间进行生产劳动:a 机箱布线和焊接;b 车间焊接工段;c 装配模拟机稳压电源;d 测试模拟机:e 调试部件电路;f 调试模拟机
运21班(1963届)在二校门前合影